home/new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让辖区长者晚年生活更舒心!
发布时间:2020-11-11 18:56:09

长者健康筛查、居家安全微改造、紧急援助……这个社区慈善基金暖人心!

广州市从化区慈善会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简称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成立于2019年8月21日,以广州市阳光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发起人,由江埔街道社区科、从化区慈善会、捐赠人代表、江埔街社工站、江埔街热心居民各一人组成的管委会共同管理,爱心企业广州华霖珠宝玉器有限公司捐赠5万作为启动资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江埔街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扶老、恤病、济困等服务,宗旨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区、服务居民、发展社区。

居家微改造,方便又安全

“邝叔,我们来看你啦,最近还好吗?”

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的工作人员还没进门,听到熟悉声音的邝叔马上进行回应:“你们又来看我啦,我最近挺好的,不用担心。”

现年86岁的邝叔是江埔街鹊塱村的一名特困户。他无儿无女,在很早前双眼眼球因坏死而摘除,视力完全丧失,在这熟悉却也陌生的环境中摸索着生活。此外,邝叔还患泌尿系统崩坏的疾病,依靠尿袋排尿,每月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更换。虽然生活好像对邝叔并不友善,但是邝叔没有放弃,去哪里都提着一个排尿袋,就像是身体的一部分。因为看不见等原因,邝叔日常也只能待在家里,听听收音机,静待时光的流逝。

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工作人员连同辖区志愿者入户为困境长者进行居家安全排时发现,邝叔住在村里的篮球场附近,平时也会有孩子在玩耍。然而,邝叔家门口是一段很长的走廊,另外一边没有扶手栏杆,却是一个很高的平台,不论是小朋友玩耍奔跑还是对于视力全失的邝叔,都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在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次讨论,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决定为邝叔进行居家的微改造,降低安全隐患。随后,工作人员连同施工师傅前往邝叔家,进行场地的评估测量以及制定改造方案。

今年7月28日,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工作人员和施工师傅一早到邝叔家中进行改造。材料切割到安装,早上8点多到中午1点多,炎热的天气也没有阻挡爱心人士的热情。“邝叔,扶手弄好啦,我们扶你过去来试试吧。”社工子华说。“哈哈哈,以前我都不敢走这么外面,担心会摔倒,现在这样太好了,可以慢慢走出来活动活动。谢谢你们。”邝叔对这项微改造感到非常满意。

7月28、29日,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为江埔辖区的5户困境长者进行了居家微改造,一个栏杆,一个扶手,一个坐厕改造......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造,但是为长者们的居家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据了解,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耆老安居项目目前已经为52名服务对象建立居家安全微改造档案,已为40户长者完成居家安全微改造,改造项目基本为防跌扶手安装、房屋修葺等。

开展健康筛查,实现长者微心愿

“咦,你们是来开展健康筛查的吗?”“是的。”“我是刘伯的侄儿媳。”“刘伯还好吗?”“真的很感谢你们,帮大伯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他现在恢复得很好呢,真的太感谢了!”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工作人员在辖区开展健康筛查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热情友爱的画面。

现年78岁的刘伯伯在吉星社区居住,他一直深受白内障和鼻窦炎的困扰,出行不便,家中还有年近百岁的老母亲需要亲自照料,生活较为困难。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邀请刘伯伯参加免费义诊,并陪同其到医院进行手术。除了医保报销部分,其余费用均都由社区基金承担。由于刘伯伯未按医生叮嘱,以致眼睛发炎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术后,刘伯伯视力恢复到0.6,困扰少了,生活也方便了,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家庭。刘伯伯表示:“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组织开展健康筛查活动时第一时间就通知我,并帮我实现了‘微心愿’,希望今后能够加入社工站的志愿者队伍,帮助更多的人。” 

感受到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的温暖并实现了“微心愿”的可不止刘伯伯。截至目前,健康筛查项目已为江埔街23条村居进行长者白内障健康筛查,累计义诊服务达800人次。下一步,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将继续开展健康筛查项目,争取实现江埔街辖区内全覆盖。

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设立以来,得到了多方关注。在从化区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暨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中,江埔街广泛发动辖区干部职工、社会组织、热心市民等积极捐赠,仅由从化社区微公益基金渠道就筹得善款57080元。江埔街社区慈善基金将继续探索融合“党建+慈善+社工+项目+居民”的服务模式,以党员代表参与社区事务,带动社会热心的企业和个人,结合江埔街社工,为江埔街有需要的居民开展专项服务,鼓励和推动居民守望互助及构建和谐社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美丽江埔的美好愿望。

从化区慈善会负责人表示,社区慈善基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搭建多方参与社区公益平台,激活社区资源,协助社区解决群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社区发展问题,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共同体。今后,区慈善会将深入推动社区慈善发展,积极整合动员社区资源,扩大社区慈善资金来源的渠道,使社区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常态参与社区捐赠,加强培养本土公益组织和群众志愿服务团队,有针对性地引入优秀公益组织开展高质量、多层次、多类别的社区公益服务。

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